如何挑選保健品?3大保健食品推薦重點一次看!讓你聰明挑、安心吃
許多疾病與營養素缺乏有關,適度補充保健食品有助於補充日常飲食中的不足,維持健康、增強免疫力、促進新陳代謝,並改善健康狀況。
但保健品與藥品不同,保健食品由食藥署依規範分類,主要用於預防疾病或促進健康,而藥品則用於治療已發生的疾病,需依醫師指示使用。
以下表格整理保健食品、健康食品與藥品的差異:
項目 | 種類 | 管理法規 | 規定 | 辨識 |
保健食品 | 一般食品 | 食品衛生管理法 | 不得宣稱任何保健或醫療功效。 | 包裝上需有「食品」字樣 |
健康食品 | 一般食品 | 健康食品管理法 |
1、可宣稱通過認證的保健功效:
2、不得宣稱醫療功效。 |
|
藥品 | 藥物 | 藥事法 |
|
藥物許可證字號 |
本文將介紹如何挑選適合的保健食品,幫助讀者在眾多產品中找到適合自己需要的保健食品,補充正確的營養,維持健康事半功倍。
挑選保健食品原則快速導覽區
保健食品推薦選購指南必讀!
保健食品的目的是補足日常營養不足,輔助健康,但仍然不能取代天然食物。在補充保健食品時,需要特別注意成分,避免攝取不必要的添加物(如糖、色素等),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以下是選購保健食品6大原則:
1、天然原料來源
從天然食物或海水中萃取濃縮的原料,其組成與食物的結構相近,符合人體生物利用率,吸收率較高,且天然原料萃取後的物質通常不只含維生素及礦物質,也含有植化素、抗氧化物質,可輔助加成其功效。
2、複方產品
人體各營養素相輔相成,保健食品若含多種有效成分,可提升綜合效果。
針對反覆泌尿道感染,可選擇洛神花萃取、蔓越莓萃取及益生菌搭配,長期保健並減少感染問題;或是含鐵的B群產品,可改善經期缺鐵女性的精神不濟。
3、含量是否足夠
購買保健產品時,建議檢查成分順序,前面的成分含量較高。有效成分過低可能沒有效果,如有特殊需求,可選擇單方、高劑量的產品,建議在購買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並評估後再選擇適合的產品。
4、膠囊劑型產品
膠囊的製作過程相對簡單,只需將成分封裝在膠囊內即可,因此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成分。而粉狀、果凍狀、軟糖等劑型為了口感更好,但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分、人工香料等添加物,長期攝取可能會增加身體負擔。
5、公開安全性報告
從保健食品的原料、製程到成品都應經過嚴謹的把關,並提供相關證書,例如:原料COA檢驗、建議選擇有經過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檢驗合格、且會定期更新報告的產品,才可確認產品皆有保障。
6、品牌信譽
選擇有口碑的品牌,其產品通常會經過專業營養師團隊把關,並通過相關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,確認成分及品質安全無虞後才會上架,產品之質量更有保障。
保健食品原料挑選3大重點一次看
挑選保健食品前除了要先評估自身的需求外,也需要了解產品中的每種原料功效及相關研究,將錢花在對身體有益的地方上,且避免過量補充而造成身體負擔。
以下3大原料挑選重點,幫助您選出最優質的產品:
保健食品原料製造的關鍵要素
保健食品原料的製造過程中,品質控管至關重要,嚴格的監控能確保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可完整被保留,進而提供穩定且高品質的產品給消費者。
- 溯源管理:原料的源頭是食品安全的基礎,選擇有明確標示、可掌握保健食品原料的來源,並提供其相關資訊的專業保健食品原料供應商。
- 原料製程:保健食品的有效營養成分是否完整,取決於原料採用的製造技術,包括:SYNPACK®優異包裝技術可嚴格控管產品的生產條件,確保益生菌在有效期限內的存活率及穩定性。
- 品質控制:保健食品的生產環境也很重要,應選擇通過嚴格管控的相關製造認證,如:HACCPli>、ISO、FSSC、GMP、cGMPli>等,可以保證原料製作過程的食品安全及產品品質。
保健食品原料成分的研究與規範
選擇優質的保健食品原料供應商,通常可以取得詳盡的成分研究資料,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,而作為品牌或消費者皆須主動審查原料成分細節,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。
- 成分合法規規範:確保產品成分及食品添加物符合法規,避免健康風險。例如,木糖醇不得用於嬰兒食品,甘胺酸鎂僅限膠囊與錠狀食品,li>β-li>胡蘿蔔素作為著色劑不得用於生鮮食品。
- 成分具有研究證實:產品的成分有充分的科學研究與實驗支持,不僅可證明其功效與安全性,也可提高產品的信譽。
- 有效的成分規格與比例:確保產品有效成分足量,效果才明顯。例如,研究指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最佳比例為10:2,有助提升黃斑色素密度並保護視力,符合此比例的產品可優先考慮。
保健食品原料的常見第三方安全認證
選擇具第三方安全認證的保健食品,能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,避免污染或違禁成分,同時也確保有效成分達標,讓消費者使用更安心、更有保障。
- 基本認證:外部檢測則是交由第三方機構進行,如SQF、TQF食品認證,或SGS國際食品安全認證等,確保產品的安全與質量。
- Halal清真認證:獲得Halal認證的產品代表其在生產、包裝和運輸過程中,完全遵循伊斯蘭教的規範,保證食品安全和品質的嚴格標準,特別是在東南亞市場,Halal認證已成為產品進口的必要條件。
- Kosher認證:代表所有原料、添加劑以及生產設備,均符合猶太教的高標準規範;此認證受到全球猶太教徒的信賴,且是進入歐美市場的重要認證之一。
保健食品認證很重要嗎?
保健食品的認證非常重要!
若食用未經認證的保健食品,可能會帶來以下的風險:
1.成分不明
未經認證的產品可能含有不合法之成分,不僅花錢受罪,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健康風險,如過敏或毒性物質的攝入。
2.無法保證效果
未經認證的產品其臨床試驗或科學驗證不足,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3.重金屬或污染物殘留
未經第三方機構檢驗(如:SGS檢驗、台美檢驗、全國公證…)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重金屬、農藥或其他有害物質,長期補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4.生產過程不透明
未認證產品其生產過程缺乏嚴格監管,無法確定產品是否在符合法規的衛生標準下進行製造,可能增加感染或健康問題的風險。
選擇經專利認證、第三方檢驗的保健食品能確保產品安全、有效,為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。
帶你認識5大常見保健食品標章
保留天然純粹的保健食品:CleanLabelA.潔淨標章
CleanLabelA.A.潔淨標章是CleanLabel組織推動,標章符合歐盟驗證標準,強調保健食品的天然與純淨,無人工添加物、化學物質或基因改造成分。
保健食品品質書面審查標章:SNQ國家品質標章
SNQ(SymbolofNationalQuality)國家品質標章確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,代表產品經過嚴格的科學驗證,並符合國家標準,尤其是在功效、品質及安全方面有著嚴謹的要求。
保健食品國際知名定性定量檢測單位:SGS認證標章
SGS認證標章是國際知名的檢測及認證機構,確保產品中的成分皆安全無虞。
保健食品生產線規範標章:ISO22000
ISO22000確保保健食品從生產、加工到運輸的整個過程都符合嚴格的食品安全要求,減少食品中潛在的安全風險,提升產品信任度及品質保證。
保健食品製程的「無毒」認證標章:HACCP認證
HACCP(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)是針對食品製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進行預防性控制的認證,確保產品不受到汙染或有害物質的影響,讓消費者安心選購健康無毒的產品。
保健食品功效怎麼看?
1.相關研究及科學證實
選擇具有公開研究結果的保健食品,可直接了解產品的功效及作用機制,且有效果的保健食品通常會經過人體臨床試驗,此試驗更能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該產品對健康有實際幫助。
2.專利成分
若保健食品具有功效專利,通常表示該成分已達有效劑量且功效已被認可,並且在實驗和臨床研究中有一定的支持,如下:
- 法國洛神花萼專利(ellirose®):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及有機酸,有效降低尿液PH值,並於1天內殺光泌尿道的大腸桿菌,且無抗生素或沖洗劑的作用,可快速解決女性私密處感染的不適症狀。
- 專利酵母濃縮(含芸香苷):可放鬆眼部微小血管及身體之微血管,對於心血管及眼部不適舒緩非常有益。
3.第三方驗證
若保健食品經過第三方機構的功效驗證,可確保產品的宣稱效果真實且具科學依據。
到底該吃B群還是魚油?哪種保健產品最適合我?
在補充保健食品前,建議先評估自己的飲食是否均衡、作息規律及特定健康需求,再選擇需要的保健食品作為補充。
保健食品僅能補充日常不足的營養,並不能完全取代飲食。但如果有壓力大、疲倦或免疫力下降的情況,可以考慮補充保健食品,但仍然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。
以下介紹6種常見的保健食品:
益生菌
功效:
- 有助於改善胃食道逆流或胃酸過多問題,如:GastroKeep
- 調整腸道健康及促進消化
- 改善便秘和腸躁症等腸胃道相關問題,如:ABKefir
- 增強免疫系統(如:LP28
適合族群:
- 壓力大經常胃食道逆流者
- 腸胃功能不佳者
- 免疫力較弱者
- 經常腹脹或便秘者
- 經常外食者
- 飲食不均衡者
食用時機:
建議空腹時食用,並選擇有SYNPACK包覆技術的益生菌產品,有利於益生菌在腸道中存活和繁殖。
洛神花、蔓越莓
功效:洛神花萃取含有高量的有機酸、多酚及維生素C,可快速清除造成泌尿道感染的有害菌(如:白色念珠菌、大腸桿菌),解決私密處的不適感。
而蔓越莓則是含有豐富的前花青素,對於私密處及前列腺保健非常有益,減少尿道反覆感染的風險。
適合族群:
- 經常久坐上班族
- 習慣穿緊身褲者
- 喝水量不足者
- 反覆私密處感染者
- 私密處異味/搔癢/悶熱者
- 愛吃甜食飲品者
食用時機:建議飯後食用,並多喝開水且減少久坐時間,有利私密處健康維持。
葉黃素
功效:
可抑制自由基,並過濾藍光等有害光,維持眼睛健康及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之重要成分。
在選用葉黃素產品時,除了「葉黃素:玉米黃素=黃金比例10:2>」外,也要選擇含有「消旋玉米黃素」及「酵母濃縮(含芸香苷)」等成分。
全方位保護眼部的黃斑部及感光區域,快速舒緩眼睛酸澀及疲勞的不適感。
適合族群:
- 經常使用3C產品者
- 過度用眼者
- 課業繁重的學生
- 上班族
- 經常跑業務者
食用時機:建議飯後食用,並選擇其他有效複方成分,如:消旋玉米黃素、酵母濃縮(含芸香苷),有利保養晶亮眼眸。
B群維生素
功效:維生素B群能促進代謝、減少疲勞、提升免疫力和促進神經系統健康。
適合族群:
- 學業及工作壓力大者
- 經常感到疲憊
- 生活作息不規律的人
- 熬夜族或上班族
食用時機:建議飯後食用,可促進新陳代謝。
維生素C
功效:可增強免疫力、具抗氧化之功效、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害、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促進皮膚健康及傷口癒合,有益鐵質的吸收。
適合族群:
- 免疫力較低者
- 缺鐵性貧血者
- 素食者
- 愛美者
- 運動員
- 有傷口者
服用時機:無特定食用的時機,可依自身需求決定食用時間,若於睡前吃可養顏美容,餐後吃可促進鐵質吸收。
GABA、色胺酸、助眠產品
功效:可幫助放鬆神經、減少憂鬱及壓力、維持血清素及退黑激素之正常濃度、幫助入睡、改善睡眠品質及延長深沉睡眠的時間。
適合族群:
- 失眠者
- 睡眠障礙者
- 壓力過大者
- 自律神經失調者
- 經常神經緊繃者
- 生理時鐘混亂者
- 情緒低落或焦慮者
-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者
食用時機:建議睡前30分鐘至1小時食用。
保健食品推薦Dcard、ptt熱門討論
Q1、不同種類的保健食品可以一起吃嗎?
一般來說,保健食品的拮抗作用不會如藥物那麼明顯,但應把握以下5項原則,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或降低營養素的吸收與效用:
- 適量攝取不過量:
脂溶性的營養素若攝取過量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,例如:維生素A、D、E、K過量攝取可能累積在體內造成中毒。
若多種保健品含有相同的成分,應注意總攝取量是否超過每日建議量,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佈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」第八版。
- 注意營養素是否相互干擾吸收
有些營養素可能會互相影響吸收,注意多種保健食品的成分,若同時吃下列會互相影響的營養素,建議建議間隔2小時再食用,才不會降低吸收率及效果。
- 鈣VS魚油
魚油和鈣一起吃會產生皂化反應的機率很低,所以可以安心一起食用;不過若補充「高劑量的魚油」,與鈣同時補充會降低其吸收率,若不放心可將魚油、鈣間隔2小時,安心又可降低其互相影響吸收率的情況發生。
- 鈣VS鐵
同時攝取會降低吸收效果,建議兩者應間隔2小時補充為佳;一般含鐵的保健品建議在飯後吃,而鈣則建議在睡前吃,有助安定神經、幫助入睡。
- 鐵VS膳食纖維
兩者不建議一起攝取,因膳食纖維的結構可能會降低鐵質在消化道中的吸收率,導致鐵質吸收不佳;一般含鐵的保健品建議在飯後吃,避免消化道不適的狀況,並搭配維生素C增加其吸收率。
- 魚油VS膳食纖維
兩者應間隔食用,因膳食纖維具有吸油之功效,可能降低魚油之吸收效果;含膳食纖維的保健品建議於飯前吃,吸附油脂又有飽足感,而魚油建議飯後吃,食物中的油脂可幫助魚油吸收。
- 葉黃素VSβ-胡蘿蔔素
兩者皆屬於類胡蘿蔔素家族,兩者吸收路徑類似,可能出現競爭吸收的狀況,建議應間隔2小時補充為佳。
- 避免相同功能的重疊:
如果同時服用具有相似功效的保健品,可能會導致身體負擔,例如:同時服用多種抗發炎成分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或其他副作用。
- 可一起食用的保健食品:
以下保健品可以一起搭配食用,效果可能會更好,如下:
- 魚油和維生素D:一起服用可提高吸收率、提升消化速度。
- 維生素C和鐵: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,對缺鐵性貧血的人非常有益。
- 鈣和維生素D:維生素D可增加鈣吸收、維持血鈣平衡,可以一起食用。
- 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:若同時食用多種保健食品,尤其是特定族群(如:慢性疾病者、癌友等),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避免潛在的成分與藥物衝突或過量等問題。
雖然大部分的保健食品可以一起食用,但仍應小心注意成分和劑量搭配,以確保安全和效果最佳。
Q2、保健食品要飯前還是飯後吃比較好?
保健食品的食用時間取決於其種類及個人需求,以下是一些常見保健食品的最佳食用時間:
- 飯前/空腹食用:益生菌、酵素、膠原蛋白、苦瓜胜肽。
- 飯後食用:葉黃素、洛神花蔓越莓之相關產品、維生素B群、油溶性維生素(如維生素A、D、E、K)、魚油、藻油、蝦紅素、鋅、酵素。
- 睡前食用:GABA、色胺酸、膠原蛋白、海藻鈣、鎂。
- 隨時食用:維生素C、紅麴、薑黃、葉酸。
但如有特定的健康需求,建議在食用保健食品前,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,確保個人的健康狀況來決定食用保健食品的種類及時間。
Q3、藥品跟保健品一起吃會有副作用嗎?
特定保健品與藥品一起服用時,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或副作用,建議「藥物及保健食品應間隔2小時」,確保兩者皆能發揮其功效。
雖然大部分的保健食品適量食用皆很安全,但仍需考慮其可能與藥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,再謹慎食用。